3200威尼斯

  • 导航
  • 首页
  • 中心简介
    • 中心介绍
    • 组织架构
    • 中心成员
    • 研究与学科建设介绍
  • 中心活动
  • 中心发展
    • 中心发展
    • 学生发展
  • 渔业资讯
    • 国际渔业资讯
    • 国内渔业资讯
    • 资料库
  • 研究动态
  • 粮农组织报告
    • 产量分析
    • 贸易分析
    • 市场分析
  • 友情链接
    • 各国(地区)渔业行政...
    • 各国(地区)渔业研究...
    • 国际渔业组织
  • 联系我们
  • 首页
  • 中心简介
    • 中心介绍
    • 组织架构
    • 中心成员
    • 研究与学科建设介绍
  • 中心活动
  • 中心发展
    • 中心发展
    • 学生发展
  • 渔业资讯
    • 国际渔业资讯
    • 国内渔业资讯
    • 资料库
  • 研究动态
  • 粮农组织报告
    • 产量分析
    • 贸易分析
    • 市场分析
  • 友情链接
    • 各国(地区)渔业行政部门
    • 各国(地区)渔业研究机构
    • 国际渔业组织
  • 联系我们
返回海大首页

湖北发现2.5亿年前陆生动物下海为鱼的化石

发布日期:2023-08-02
浏览次数:35

记者19日从湖北省地质局吴奎研究团队获悉,该团队历时5年多时间,在湖北远安海生爬行动物化石层发现一类牙形动物化石,在进行研究后确认是“南漳—远安动物群”早三叠世牙形动物化石组合,这也是国内首次发现该类早三叠世牙形化石。早三叠世距今约2.5亿年。“南漳—远安动物群”(Nanzhang-Yuanan Fauna)是已知地球最早出现的海生爬行动物群落之一,包含极为特殊的湖北鳄类,以及鱼龙类、鳍龙类、龙龟类基干分子,是世界范围内最早一批陆生动物下海的实证之一,但与该动物群伴生的小型生物化石却一直鲜有发现。


根据现在成果更新的“南漳—远安动物群”生态系统图 湖北省地质局吴奎研究团队 供图


2017年,湖北省地质局研究人员吴奎及其团队扎根湖北的南漳、远安一带,对“南漳—远安动物群”骨干剖面整个含化石地层进行样品采集和处理。2023年1月,该团队在位于远安县境内的“南漳—远安动物群”化石赋存层位之下获得了大量有用的标本材料。

吴奎介绍,经过团队深入研究,其结果不仅证实此次发现的牙形动物群生活于早三叠世最晚期,而且表明“南漳—远安动物群”非常特殊,“研究发现其中有一类繁盛的低等级消费者,这与安徽巢湖动物群、北美巴厘动物群、欧洲斯瓦巴尔动物群有着显著差别,非常有意义。”

远安地区发现的早三叠世海生爬行动物化石 湖北省地质局吴奎研究团队供图


据了解,这项研究由湖北省地质局古生物化石首席专家团队,与古生物与地质环境演化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合作者共同完成。目前,该研究成果已在地学领域重要国际期刊《Geological Journal》上正式发表,为进一步揭示“南漳—远安动物群”的真实面貌和科学内涵提供了新的重要线索。

文章来源:中国渔业报 


【关闭窗口】

联系我们

  • 地址: 上海市临港新城沪城环路999号3200威尼斯
    3200威尼斯国际渔业经济与管理舆情中心
  • 邮编:201306
  • 电话:021-61900703

关于我们

微信公众号

国际渔业舆情

友情链接

各国(地区)渔业部门 各国重要渔业研究机构集锦 国际渔业组织
Copyright© 2022 国际渔业经济与管理舆情中心